新材料科创园是宝山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城市工业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入开展“比学赶超”活动为抓手,高举“科创宝山”大旗,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石墨烯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世界级高温超导示范应用基地、上海市重要硅材料技术创新应用基地,目标成为引领长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高地。
开展重点招商布局工程
产业链招商。作为新材料特色园区,以超碳、超导、超硅三大重点产业为主要方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及土地、政策等配套资源,在精准招商过程中积极打造新材料相关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平台招商。统筹临港新业坊、联东U谷等优质开发主体,借助其在招商网络、产业培育的专业优势,共同开展高质量招商。推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招商,带动引进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投资项目。加强与国外交流合作,通过设立离岸孵化器等方式,吸引孵化成功企业来园区实现产业化。
以商招商。坚持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发挥企业家在信息、人脉、品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帮助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的“葡萄串”效应。
产业投资。聚焦重点项目,抓牢各项建设工程审批手续办理,全力以赴做好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确保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
开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改造提升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完善科技孵化链、认定市级以上各类技术中心,形成平台齐全、体系完善、生态优异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创新资源聚集“洼地”。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搭建产学研新通道,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交易和成果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生态。
推进科技人才高地建设。每年聚集各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一条龙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引智和服务外国专家的水平,打造“引才、聚才、用才、留才、富才”的“人才高地”。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填补产业空白。建立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的协同创新与合作配套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开展发展空间保障工程
盘活存量用地。排摸存量企业转型意愿,对业主较为分散或原业主开发意愿不强的地块,通过土地收储、以房换地、协议收地、园区平台回购、产权转让、股权转让等方式,对成片土地盘活再利用。对于现有业主资源雄厚且有转型升级意愿的地块,可探索建立地块业主、园区、相关国企共同开发的机制,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实施技术改造。
提高存量土地容积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工业、研发用地容积率,提高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引导科技研发、企业总部管理等创新功能加快集聚。探索工业用地长期租赁、租让结合等出让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通过节余土地转让、节余房屋转租、“优质物业换低效用地”等市场化方式,盘活低效存量用地。
开展企业分级管理。在前期地块梳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园区内现有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实施差别化政策等调整策略,尽快倒逼整治淘汰类企业退出。
开展产业服务优化工程
全力建设服务平台。通过构建帮办平台、活动平台和信息平台,优化一站式“金牌店小二”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引进落户、证照办理、用地审批、开发建设、竣工投产、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优质项目认定、环保服务、法律服务、人才政策、企业沙龙和政务沟通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争取产业发展和人才政策。聚焦超碳、超导、超硅等细分行业领域,和市场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积极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落户、子女就学、住房租赁等需求。参照临港地区公租房政策,实行“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政策。
提供各式多样的金融服务。促进“智库+基金+跨境服务”模式。以产业智库为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产业基金为项目发展的动力,集聚“三超”产业相关服务企业,形成跨境的金融与技术服务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平台,促进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成立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做强做实开发公司,吸引社会资本参加。
综合环境提升工程
改善园区环境形象。实施园区形象品质提升计划,加强园区综合整治和精细化管理,加大路面扬尘和破损治理修护、废弃物集中处置、生态绿化建设等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打造园区微PARK,移步即景的绿化生态走廊,全面提升园区及周边景观面貌。依托临港城工科技绿洲等载体,配置一定的商务商业、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城市功能业态,科学规划布局教育、医疗、体育等高品质服务设施,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
优化区域道路交通。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设置地铁站到城工园的接驳车,方便园区企业员工上下班。强化S20和S5向东立交功能,增设NE匝道,补全枢纽立交功能,促进区域对外交通畅通。整体抬升S5沪嘉高速,打通下穿S5南北向通道,改善主流向对外通道。
改善信息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宽带网络、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加快推进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网速、WIFI覆盖率、5G网络覆盖率等方面领先市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