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实现快速增长。供给端来看,工业机器人产量36.6万套,同比+44.9%;需求端方面,据MIRDATA统计,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6万台,同比+49.5%。2021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达32.8%。
2022年以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6万套,同比+29.6%。
外资企业受疫情影响,综合竞争力降低,国产机器人厂商迅速抢占外资原有市场。从竞争格局来看,疫情显著加速国产替代。#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行行查数据库显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和下游集成应用三部分,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上游是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零部件的生产厂商,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
中游是本体生产商,负责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组装和集成,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手臂、腕部等,部分机器人本体还包括行走结构。
下游是集成应用商,负责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被四大家族等外资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根据MIR的数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发那科、ABB、安川、库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3.0%、12.3%、8.8%、7.4%。
此外,爱普生、雅马哈、川崎、不二越、三菱等日系品牌位居前列,市占率前十名的供应商中有七名是日系厂商。
国产头部厂商起到带头作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市占率最高的是埃斯顿,汇川技术和新时达也排名靠前。
中国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行业还未形成明显的竞争格局。
控制器与本体一样,一般由机器人厂家自主设计研发。目前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的控制器均为在通用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平台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各品牌机器人均有自己的控制系统与之匹配,国内企业控制器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比如深圳固高、上海新时达等。
从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来看,锂电、仓储、医疗、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下游成为机器人行业新的沃土,2021年出货量增速均超过70%。
中长期来看,疫情加速“机器换人”,多元化需求将推动机器人行业快速增长。